实事报道
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
2019/05/20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每当想起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,我的思绪就被带到了那一千二百年前凄迷惆怅、细雨蒙蒙的晚唐时代,带到了那青石铺路、牧童飞歌的杏花小巷……清明,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,也是大地复苏、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。
清明节的习俗大约始于周代,与古代祖先的一个重要的节日----寒食节有着密切的关系,它的背后是一个忠臣赤胆、以命奉君的感人故事。相传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,晋文公重耳早年流放期间生活贫困潦倒,食不果腹、奄奄一息,他的臣子介子推不离不弃,赤胆忠诚,甚至“割股啖君”,用自己大腿上的肉来滋养晋文公的色身。后晋文公得势,介子推却放弃功名、归隐山林。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而下令纵火烧山,想以此逼出介子推,却没想到介子推因此而罹难,宁死不出。他临死前,还不忘留下“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”的至理名言。晋文公感念其忠臣之志,将介子推被误杀的这天定为“寒食节”,以后年年岁岁,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,吃冷饭,以示追怀之意。后到了唐玄宗年代,玄宗诏令天下,定“寒食上墓”为当时“五礼”之一。每逢此节来到,“田野道路,士女遍满,皂隶佣丐,皆得父母丘墓”,扫墓遂为社会重要风俗。只因二节十分接近,故逐渐二节合并,共称“清明”。到了民国1935年,中华民国政府明确规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,也叫做民族扫墓节。2006年,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,清明节为第一批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节日。
古老的故事,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!寒食与清明,扫墓和踏青,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,被我们智慧的先祖紧密而巧妙地联系在一起,并不断赋予着更深一层的含义。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就是慎终追远、缅怀先祖,就是传承家风、继往开来,这正与清明的主题竞相辉映,在沧桑而厚重的历史舞台上,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经久不衰的正义神话!